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教育引导党员同志担当作为,11月30日至12月1日,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赴巫山县下庄村和下庄天路,开展“学习时代楷模、弘扬下庄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在中共巫山县委党校下庄校区阶梯教室,筑路英雄彭松仁为学院党总支全体党员讲述《下庄的日子越来越甜》。下庄村位于重庆市巫山县,是个“天坑村”。这里四面绝壁,从坑沿到坑底的距离达1100米。从1997年到2004年,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带领乡亲们历时7年,6人付出宝贵生命,在绝壁上一锤一凿修通了长8公里通向外界道路的“天路”。这条路,从“出山路”到“致富路”,让下庄村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宽,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他们用生命和汗水谱写了挑战封闭、贫穷与落后的悲壮诗篇,创造了“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

随后,党员老师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分别前往下庄村村史馆、愚公讲堂、毛相林工作室、下庄人事迹陈列馆参观。“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大家一边听讲解员讲述当年修路的故事,一边参观陈列品,同志们认真观看每个房间内留存的文字、图片,修路用的工具、穿的草鞋等物件,并在事迹陈列馆观看了纪录片《绝壁上的天路》。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一段段悲壮的文字、一件件修路的工具无不触动着大家的心灵。展示的一切都在启发大家,在困难和风险面前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事迹陈列馆后记中写到:这种力量,是“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缩影,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愚公讲堂前,同志们还邀请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当代“愚公“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同志合影留念。

而后,同志们在下庄村进行了走访,看到了下庄村借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发展起了旅游业、柑橘产业、非遗文化产业等,走出了一条融合发展的新“天路”,从过去的“天坑村”,变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曾经闭塞的村庄正走在致富增收的大路上。
冬日暖阳,微风和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仰望大山,远山有路,心中有光,永远有希望。最后,全体人员乘车沿着通往下庄村的“天路”逆山而上,身临其境地感受下庄村险峻的自然环境,并实地参观下庄驿站。驻足山间露宿、践行先锋、守望下庄,上望千仞绝壁,孤峰如云,下临万丈深渊,如履薄冰,沿途体验下庄天路的险峻,切身感受修建下庄天路的艰辛与伟大。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意义非凡,既是一次锤炼党性的现场教育,也是一场思想灵魂的深刻洗礼。党员教师们纷纷表示,要立足岗位学习毛相林同志对党忠诚、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要把下庄精神和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联系起来,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践行初心和使命,为推进学院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人:沙爱龙
审稿人: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