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19时,教师教育学院在博学楼1栋205教室成功举办了“人造金刚石的太赫兹磁光电物理特性研究”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肖欢博士主讲,物理专业全体学生参加。

讲座伊始,肖欢博士从碳基材料研究背景切入,系统讲述了人造金刚石在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其在电子芯片、量子传感等产业的应用前景,并指出相关研究已被纳入国家《“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凸显了该领域的战略价值。肖博士结合我国在大尺寸金刚石晶圆制备的国际领先优势,聚焦太赫兹光谱技术,系统阐述了如何利用其无损、高分辨的特性,探究单晶金刚石及氮掺杂多晶金刚石晶圆在不同温度、磁场条件下的载流子动力学与磁光电特性。讲座过程中,肖博士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和丰富图像,呈现了太赫兹时域光谱在测量金刚石光学参数、载流子迁移率等方面的应用,解析了氮掺杂对金刚石磁光电性能的调控机制,将复杂的物理原理与实验技术转化为清晰易懂的学术内容。
此次讲座为学生带来了前沿科研视角与实验方法的双重启发,厘清了人造金刚石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逻辑链条,深入理解了太赫兹光谱技术在材料物性表征中的独特优势,让学生增强了学科自信与科研热情,为后续参与学术竞赛、实验创新和课题研究筑牢了基础,有效推动了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的深度融合。
(初稿:刘星玥,初审:陈禹,终审:许刚)